中国农民大学邀请安徽省滁州市老科协共商农民科技教育问题

2011-09-17

2007年,中国农民大学的“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在安徽省滁州市启动,短短5个月时间,   已在全椒、定远、凤阳三个县分别举办了鸡的饲养与疫病防治、猪的饲养与疫病防治、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四期培训班,受训注册学员365名,加上慕名前来求知的傍听者共 680人。定远是养猪大县,中国农民大学通过调查筛选了100个养猪上规模的大户进行养猪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反响极为热烈,纷纷要求进行深化培训。中国农民大学大从自愿报名的学员中挑选45名文化和养猪技能较高的青年农民,到北京的培训基地进行深化培训。就在定远学员在京学习期间,   中国农民大学和大北农集团邀请“百万工程”在滁州的牵头组织者一一滁州市老科协负责人前往北京,   目的一方面是看望在京学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交流“百万工程”实施情况,共商进一步办好农民科技教育的大计。

     研讨会分两步进行,先是参观设在北京雁栖工业开发区内的大北农科技园。,这是一座集预混料、配合料、作物种子、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科研、示范、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农业科技园;参观了该校设在京郊的培训基地,同时看望了定远班的全体学员,拜会了任课教授;考察了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内的中国农民大学,最后在中关村大厦内的大北农集团总部进行讨论。与会者有中国农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大北农集团总裁邵根伙博士、副校长鲁艺、大北农副董事长吴桂林、《农民日报》主任编辑肖力伟、安徽省老科协副会长兼滁州市老科协会长胡成功、滁州老科协副会长岳粹光等16人。

研讨会上中国农民大学介绍了两年来在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实施“百万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良好效果。大北农集团作为中国农民大学的主要依托力量和资金赞助单位,总裁邵根伙博士对农民科技教育问题直抒胸襟地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作为一名学农知识分子,奉献农业、服务农业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大北农集团的目标是创建全国最大的农业知识企业,挣了钱首先就要回报农业。面向农民办学,尽快提升他们的科技水平和操作技能,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跟上时代。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业不仅应该是立国之本,更应该是强国之路。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强盛呼唤着千千万万个其本质为企业家的现代农民出现。我们出点钱为农村培训创业人才,目的就是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出力,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滁州市老科协胡成功会长在研讨会上发言,介绍了“百万工程”在滁州的实施情况和进一步组织农民科技培训、进京学习的安排。他高度赞扬中国农民大学和大北农集团作为民办组织能高瞻远瞩,通过实施“百万工程”为我国农村培养科技创业人才,不仅是大手笔的善举,而且为农村科技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百万工程”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农民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农民有强烈的创业愿望,渴望得到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创业理念,实施“百万工程”正是雪中送炭;其次,中国农民大学理论联系实际,实行全新的教学方式,每到一地先进行调查研究,让农民出题目,以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确定授课内容。培训采取教学互动,鼓励学员当场提问,答疑解惑。每期培训班都突出一两个农民急需的感兴趣的专题,学得快、用得上,一期培训仅2—5天时间,见缝插针,不误农时,学员称之为“短平快”,效果极佳;第三,中国农民大学不仅自身集合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担纲授课,而且根据需要聘请当地知名专家任教,按不同地区开班的不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师,是对师资力量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第四,每期培训不仅传授农村实用科学技术,而且有生动的企业理念课,对开拓学员眼界,转变观念,提高企业的群体素质大有好处,将长期受益;第五,培训班实行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既保证了短期培训的效果,又磨炼了学员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这正是农民办好各项企业所必须的品格。为使“百万工程”实施更为顺利、更有实效,胡成功在研讨会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先选择重点做深做透,取得经验和效果再逐步推开,不能一下就全面开花。因为中国农民大学师资虽强,但面对我国广袤的农村,必竞人员精力和财力有限,只有先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重点突破,为今后的滚动发展打好基础;二是采取政府、学校和企业、地方和学员“三结合”培训模式。政府:主要是充分利用国家重视农业、扶持农业、培训农民(教育)的政策,发挥组织引导和协调资金支持的作用,促使“百万工程,:深入持久普遍地开展起来;学校和企业:中国农民大学依托大北农集团支撑已在全国七省市由点到面铺开培训,各地反映效果极佳,反响热烈,可继续发挥其筹集资金、师资整合、课程设置、教材编印和组织教学等作用,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探索农民创业的新途径;地方和学员:各地根据本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选择培训课题,认真遴选学员。可以县(市)为单位,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为培训提供教学场所,教具配备、食宿条件。授训学员承担往返车旅费及部分食宿费用和必备的生活用品等。这种“三结合”培训农民的模式,弥补了单一主体举办的诸多不足。实践也已证明,广大农民看到“百万工程”是惠及农民的好事,可谓是千载难逢,非常愿意花一定时间和资金参加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生命力。















明光市和天长市水产养殖大户赴京培训


由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牵线,明光市和天长市政府组织的水产养殖大户,分别于20076月23日和6月26日赴北京免费接受中国农民大学的培训。

中国农民大学1985年正式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从2005年起,又开始探索实施“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即用5—10年时间,为全国1000个农业大县培养100万名农村科技创业人才。中国农民大学由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大北农集团共同主办,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一流的专家教授、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而大北农集团用雄厚的资金回报社会,则又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市是率先接受培训的地市之一。继全椒县120名养鸡大户、定远县100名养猪大户、凤阳县100名双孢蘑菇种植大户在本地培训之后,又组织的赴京培训。这也是定远县组织45名养猪大户赴京之后,明光市组织的45名和天长市组织的47名水产养殖大户赴京培训。在明光市6月23日赴京培训的欢送会上,明光市副市长王邦怀、滁州市老科协秘书长王奎仲以及中国农民大学老师杨雪奇和学员代表讲了话。王副市长在讲话中希望学员要珍惜这次机会,认认真真的学习,遵守纪律,注意安全,一定要树立明光学员的良好风貌。学员代表陈玉武代表全体学员表示,一定遵守纪律,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争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副局长陶继亮为带队负责人。

在天长市6月26日组织的欢送会上,天长市副市长孙永进,滁州市老科协秘书长王奎仲,以及学员代表郭家瑞都发了言。孙副市长希望学员到北京之后,要认真学习,仔细听讲,并且要注意安全,讲究文明。学员代表郭家瑞表示,去了之后不仅要好好学习,而且要圆满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王奎仲秘书长在两次欢送会都首先代表省老科协副会长、滁州市老科协会长胡成功对学员表示祝贺和慰问。对当地政府以及当地农委、水产局(站)的认真工作表示感谢,对中国农民大学表示感谢。王奎仲希望学员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为了确保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经过批准,天长市在学员中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农委副主任俞开明任书记并带队负责全面工作。

市老科协副会长陈烽、叶兴元等分别参加了两个市的欢送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