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明光市老科协针对当前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深入明光市老科协科技创新芡实产业示范基地调研指导抗旱保苗和安全生产工作。明光市关工委主任陈宜华、市委老干部局负责人陈家鹏、市老科协副会长杨行翔、周陆明市农经站及所在地农技站负责同志等参加。
近年来,明光市老科协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积极主动作为,发挥余热,一是围绕我市芡实产业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培音新型青年创业能手,带动当地芡实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明光市湖畔渔夫家庭农场建立科技创新芡实产业示范基地,培养出像王海中这样的新型农民创业能手,带动农户发展种植芡实2000多亩,安排农民工就业20多人,季节工2000多人次,在明光老科协的技术帮扶下,建立了明光第一家芡实加工厂,生产的芡实产品远销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二是利用与安农大皖东试验站科技人才优势,建立科技协作机制,为老科协在科技创新路上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建立科普宣传示范点,先后在管店甜叶菊基地、皖东实验教学基地、石坝艾草等基地建立科普宣传示范点,推广宣传明光特色产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次调研旨在针对当前旱情指导小麦、芡实抗旱保苗,提前做好芡实(黑鱼)--小麦新的耕作模式的衔接工作,同时做好防火等安全生产工作。在芡实生产现场,老科协一行提出当前小麦正处在扬花抽穗关键时期,对墒情不足田块的小麦全部灌溉一遍,采用微喷灌、浸润灌等节水技术,同时做好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预防,保稳产稳收;加强对芡实育苗地的管理,放水控苗,延缓苗期生长,确保小麦收割后移栽芡实苗壮,为今年的芡实丰产奠定基础;在芡实加工现场,要求做好安全生产,特别是谷雨后进入夏季,天气炎热要加强对老化线路的排查工作,杜绝火灾发生。
调研结束后,明光市老科协与湖畔渔夫家庭农场就下一步开发芡实新产品(芡实酱、芡实挂面)等进行探讨,为芡实产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明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周陆明 冯继德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八日